聯(lián)系電話:
謝工 15622229311 (微同)
聯(lián)系微信:
實驗室常用安全防護裝備介紹
安全防護裝備是指用于防止工作人員受到物理、化學和生物等有害因子傷害的器材和用品,其相關(guān)裝備如圖1-3所示。
1.1 安全防護裝備選擇原則實驗室工作人員應(yīng)根據(jù)不同級別安全水平和工作性質(zhì)來選擇個人防護裝置并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1.2 安全防護裝備選擇注意事項
①個人防護用品應(yīng)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有關(guān)標準;
②在危害評估的基礎(chǔ)上,按不同級別防護要求選擇適當?shù)膫€人防護裝備;
③個人防護裝備的選擇、使用、維護應(yīng)有明確的書面規(guī)定、程序和使用指導;
④使用前應(yīng)仔細檢查,不使用標志不清、破損或泄漏的防護用品。
1.3 安全防護裝備主要包括
(1)眼睛防護(安全鏡、護目鏡)
護目鏡是一種起特殊作用的眼鏡,使用的場合不同,需求的眼鏡也不同。如醫(yī)院用的手術(shù)眼鏡,電焊的時候用的焊接眼鏡,激光雕刻中的激光防護眼鏡等。防護眼鏡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又稱作勞保眼鏡,分為安全眼鏡和防護面罩兩大類,作用主要是保護眼睛和面部免受紫外線、紅外線和微波等電磁波的輻射,粉塵、煙塵、金屬和砂石碎屑以及化學溶液濺射的損傷。護目鏡常見樣式如圖1-4所示。
護目鏡主要種類及用途如下。
①防固體碎屑護目鏡:主要用于防御金屬或砂石碎屑等對眼睛的機械損傷。眼鏡片和眼鏡架結(jié)構(gòu)堅固,抗打擊。框架周圍裝有遮邊,其上應(yīng)有通風孔。防護鏡片可選用鋼化玻璃、膠質(zhì)粘合玻璃或銅絲網(wǎng)防護鏡。
②防化學溶液的護目鏡:主要用于防御有刺激或腐蝕性的溶液對眼睛的化學損傷。可選用普通平光鏡片,鏡框應(yīng)有遮蓋,以防溶液濺入。通常用于實驗室、醫(yī)院等場所,一般醫(yī)用眼鏡即可通用。
③防輻射的護目鏡:用于防御過強的紫外線等輻射線對眼睛的危害。鏡片由能反射或吸收輻射線,但能透過一定可見光的特殊玻璃制成。鏡片鍍有光亮的鉻、鎳、汞或銀等金屬薄膜,可以反射輻射線;藍色鏡片吸收紅外線,黃綠鏡片同時吸收紫外線和紅外線,無色含鉛鏡片吸收X射線和γ射線。比如常見的電焊眼鏡,對鏡片的透光率要求相對很低,所以鏡片顏色多以墨色為主;激光防護眼鏡,顧名思義,就是能防止激光對眼鏡的輻射,所以對鏡片要求很高,比如對光源的選擇、衰減率、光反應(yīng)時間、光密度、透光效果等,不同納米的激光就需要用不同波段的鏡片。
(2)頭面部及呼吸道防護(口罩、面罩、個人呼吸器、防毒面具、帽子)
①口罩。目前實驗室常用口罩樣式如圖1-5所示,大致種類主要有如下幾種。
活性炭口罩:利用活性炭較大的表面積(500~1000m2/g),強的吸附性能,將其作為吸附介質(zhì),制作而成的口罩。
空氣過濾式口罩:主要工作原理是使含有害物的空氣通過口罩的濾料過濾凈化后再被人吸入,過濾式口罩是使用最廣泛的一類。過濾式口罩的結(jié)構(gòu)應(yīng)分為兩大部分,面罩的主體和濾材部分,包括用于防塵的過濾棉以及防毒用的化學過濾盒等。
美國國家職業(yè)安全與健康研究院(NIOSH)粉塵類呼吸防護標準42CFR84,1995年6月8日公布(根據(jù)濾料分類),有如下幾個系列。
N系列: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無時限。
R系列: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及汗油性懸浮顆粒時限8h。
P系列: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及汗油性懸浮顆粒無時限。
有些顆粒物的載體是有油性時,而這些物質(zhì)附在靜電無紡布上會降低電性,使細小粉塵穿透,因此對于防含油氣溶膠的濾料要經(jīng)過特殊的靜電處理,以達到防細小粉塵的目的。所以每個系列又劃分出了3個水平:95%,99%,99.97%(即簡稱為95,99,100),總計有9小類濾料。
此外,歐盟、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也制定了相應(yīng)的濾材標準。我國出臺國家標準GB 6223—86 UDC614.894,也對濾料進行了分類。
②防毒面具。實驗室使用的主流防毒面具如圖1-6所示,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過濾式防毒面具是一種能夠有效地濾除吸入空氣中的化學毒氣或其他有害物質(zhì),并能保護眼睛和頭部皮膚免受化學毒劑傷害的防護器材,是消防部隊最常用的一種防毒面具。不同類型產(chǎn)品的基本結(jié)構(gòu)和防毒原理相同,都是由濾毒罐、面罩和面具袋組成。在使用這種防毒面具時,由于面具的呼吸阻力、有害空間和面罩的局部作用,對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平時,健康人員尚可忍受,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就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惡果。因此,對不適合戴面具的人員,應(yīng)根據(jù)病情限制或禁止使用防毒面具。對患有心血管、呼吸系統(tǒng)疾病,貧血、高血壓、腎臟病患者等,應(yīng)盡量縮短配戴時間。
隔絕式防毒面具是一種可使呼吸器官完全與外界空氣隔絕,其中的儲氧瓶或產(chǎn)氧裝置產(chǎn)生的氧氣供人呼吸的個人防護器材。隔絕式防毒面具與濾過式防毒面具相比的優(yōu)點是能有效地防護各種濃度的毒劑、放射性物質(zhì)和致病微生物的傷害,并能在缺氧或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氣體的條件下使用。隔絕式防毒面具的缺點是較笨重,使用復雜,容易發(fā)生故障和價格較貴。根據(jù)隔絕式面具的供氧方式不同,可分為帶氧面具和產(chǎn)氧面具兩種。帶氧面具的基本原理是人吸入鋼瓶中經(jīng)過減壓的高壓氧,呼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被清潔罐中的氫氧化鋰或鈉石灰吸收,剩余的氧氣又重新回到氣囊中被再次利用。氧氣用完以后更換氧氣瓶,清潔罐失效時可換新的清潔罐。目前我們使用的帶氧面具主要是氧氣呼吸器,鋼瓶中貯存可利用的壓縮氧氣,一次有效使用時間為40min到2小時。產(chǎn)氧面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人呼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與面具內(nèi)的生氧劑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放出氧氣供人呼吸。這種面具產(chǎn)氧罐內(nèi)的生氧劑主要有超氧化鈉或超氧化鉀,其反應(yīng)如下:4NaO2+2H2O→4NaOH+3O2,4NaO2+2CO2→2Na2CO3+3O2。產(chǎn)氧面具的重量比帶氧面具要輕些,使用也較簡便。
(3)軀體防護(實驗服、隔離衣、連體衣等)
實驗服:是指在實驗時用于保護身體和里面衣服的工作服。一般都是長袖、及膝,顏色一般為白色,故亦稱白大褂。一般多以棉或麻作為制作材料,以便于用高溫水洗滌。
(4)手、足防護(手套、鞋套)
實驗室常用手套樣式如圖1-7所示。在實驗過程中,會根據(jù)不同實驗過程選擇合適的手套,以達到有效保護實驗人員手部的目的,根據(jù)手套作用(表1-3)和手套材質(zhì)(表1-4)將其分類如下。
表1-4 根據(jù)手套材質(zhì)分類
①手套種類
②手套選擇與使用中的注意事項。手套選擇的合適與否,使用的正確與否,都直接關(guān)系到手的健康。在選擇與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選用的手套要具有足夠的防護作用;使用前,尤其是一次性手套,要檢查手套有無小孔或破損、磨蝕的地方,尤其是指縫;使用中不要將污染的手套任意丟放;摘取手套一定要注意正確的方法,防止將手套上沾染的有害物質(zhì)接觸到皮膚和衣服上,造成二次污染;不要共用手套,共用手套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戴手套前要洗凈雙手,摘掉手套后要洗凈雙手,并擦點護手霜以補充天然的保護油脂;戴手套前要治愈或罩住傷口,阻止細菌和化學物質(zhì)進入血液;不要忽略任何皮膚紅斑或痛癢、皮炎等皮膚病,如果手部出現(xiàn)干燥、刺癢、氣泡等,要及時請醫(yī)生診治。
(5)耳(聽力保護器等)
常見有耳塞和耳罩兩大類,樣式如圖1-8所示:
①耳塞是可以插入外耳道的有隔聲作用的材料。按性能分為:泡棉類和預成型兩類。
泡棉耳塞使用發(fā)泡型材料,壓扁后回彈速度比較慢,允許有足夠的時間將揉搓細小的耳塞插入耳道,耳塞慢慢膨脹將外耳道封堵起隔聲目的。
預成型耳塞由合成類材料(如橡膠、硅膠、聚酯等)制成,預先模壓成某些形狀,可直接插入耳道。
②耳罩的形狀像普通耳機,用隔聲的罩子將外耳罩住,耳罩之間用有適當夾緊力的頭帶或頸帶將耳罩固定在頭上,也可以有插槽與安全帽配合使用。
轉(zhuǎn)載自:萬融實驗